教师登录
新闻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Content
作者:刘振   编辑:于范   发布时间:2020-03-28  

 

后知后觉中,社会创业已经陪伴我走过9个年头。

实事求是地说,着实没有想到当初一个幼稚得很的“偷懒念头”,能够有这么顽强和持久的生命力,它在给我带来些许喜悦的同时,更多的是无奈、迷茫甚至抓狂。不过,今天看来,自己似乎已经走出了“心底的迷雾”,解开了一直以来的心结——我居然是可以坚持下来不断学习社会创业的,似乎包含着那么一点的“了不起”。比起项目、论文与职称等资本,兴趣才是最好的、不竭的动力源。

比起社会创业理论研究领域的众多专家们,作为一个小字辈,我确实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东西。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、从事社会创业理论研究,我非常荣幸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。

不过,在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中进行学习,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,可能我的一些经历、情绪、沟沟坎坎以及那些不起眼的“收获”,对刚刚学习社会创业的朋友,尤其是博士生来说,也许会有那么一点小小的价值,比如让博士生们少一些迷茫,多一份信心。

 

第一阶段:邂逅

2012年8月,我进入南开大学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,有幸在导师张玉利教授带领的创业研究中心团队中进行学习。博士生涯的第一次团队例会上,张老师的一席话让我印象深刻:“我不会给大家定方向、出题目,你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情况来确定,但要找到有趣的问题,并告诉我为什么有趣。”这对习惯了“按部就班”的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,因为这决定了博士生涯以及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和前景。于是,“文海战术”如期上演。

我清楚地记得是在2012年底的圣诞节前,无意中读到了哈佛商业评论1998年的一篇文章——已故社会创业著名开山学者格莱格里·迪斯教授(Gregory J. Dees)的“Enterprising Nonprofits”一文。Dees教授在文中提出了社会创业的连续光谱观点,指出社会创业处于纯粹的慈善和纯粹的商业之间,具有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身份,而这也是目前社会创业研究中的共识性观点之一。这篇文章在当时对我来说是一种颠覆和冲击,它让我了解到了原来创业不只是可以赚钱为目的,经济、收益等居然可以作为创业的“副产品”,但是我不能理解的是,不以赚钱为目的的创业是如何维系的呢?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,直到博士论文开题与写作过程中,我才逐渐体会和理解到其中的逻辑,这一段放到下一个“动摇”阶段来说。

趁着读Dees教授文章的兴奋劲,我又搜索了一些社会创业的文献,发现相关的理论文献,特别是高水平期刊数量很少。照理说应该感到遗憾,因为对博士生做研究来说,可借鉴参考的东西太少了,但我确实另一种想法:这个领域文献不多,就是全读一遍好像也不费力,而且也是创业相关的主题,而且我也感兴趣,何不把它作为我的博士研究方向。

于是,兴奋的我接着寒假前与导师的见面机会,与张老师和校外导师任老师“汇报”了我的想法。幸运的是,任老师刚从欧洲回国,正巧接触到了欧洲的社会创业实践,对这一现象很感兴趣,并鼓励我大胆去做;张老师也没有反对,并嘱咐我一定要沉下心来去思考有趣的问题,比如社会创业为什么独特,与商业创业有什么异同,不能浮于现象上,要去找科学问题。由此,我的“偷懒”计划初战告捷,博士生涯迎着朝阳顺利起跑,但没成想刚起步便阴云密布。

 

第二阶段:动摇

  领域内文章少,读起来爽歪歪!没过多久,相关SSCI期刊文献差不多翻了一遍,开始了写论文的常规操作,之后写作过程比较顺利,不到两个月时间一篇有关社会企业的综述就初稿完成,接着简单修改几次之后就投稿,然后就没有然后了……拒稿也没什么,再改、再写、再投就是。但随后接二连三的拒稿打击了我的信心,尤其是看到同级同学的文章纷纷发表之后,这种挫败感更加明显,但没有想到的是,“致命”的打击还在后面。

在几次会议和私下交流中,很多曾经对社会创业感兴趣的师兄师姐前辈,居然都在博士论文选题中“绕道而行”,他们之中,有人觉得挑战太大,有人觉得可参考的资料太少,也有人认为NPO、NGO等更适合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研究,管理学领域拿捏起来有些困难。这着实让我的心里没了底,博士阶段就这几年的时间,万一做不出来毕业就成了大难题。但是,如果现在就转向,似乎又有些不舍,我在“前途”与“兴趣”的选择之间犯了难。

因为已经成家的原因,我对博士按期毕业的渴望比较强烈,所以那时我已经在考虑放弃社会创业。

不过,在2013年到2014年间参加的几次学术会议上,几次不经意的谈话和偶然间听到的论文报告,又不断重新点燃着心中社会创业的火种。我已经记不清是哪篇论文、哪次讲座和哪次聊天,但作为博士生的我每每有机会跟大牛们聊天时提到社会创业,他们都会给我鼓励与指导。他们认为,经济与社会的均衡发展需要社会创业,社会创业有很多独特特征,社会创业者的故事值得去挖掘和提炼,社会创业并不是在创业前面加上“社会”这么简单……我记了整整10页笔记,有记录,也有想法。

但是,会议结束后,现实问题再次出现:找不到更新的论文,理不出研究的头绪,找不到可观察的案例。难道大牛们说的,只是宽慰我的客套话?还是我思考的努力的方向有问题?

 

第三阶段:相知

转机出现了。2014年春季学期的一个下午,我偶然间从网上搜到了一份《中国社会企业发展报告》和一本《中国社会创业案例集》,介绍了社会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以及个别社会企业的详细信息,这让我找到了寻找样本的突破口——实践论坛。而且,当时还冒出一个念头:社会企业要在中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,最需要的应该是获得认可,这似乎是与制度理论中的合法性观点有些关系,因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企业。

于是,我购买了很多社会企业实践论坛或会议的资料,按照上面介绍的社会企业信息开始撒网发邮件联系调研。在100多封邮件发出后,只有1封回信——上海智耕农(绿色合众)的创办人孙颖女士,衷心感谢孙老师给了我实地调研并参与实际业务运营的机会。从这开始,在孙老师、同学及朋友帮助下,我又得到了去残友集团、残友电子善务、残友动漫、恩派、义仓义集等众多社会企业、非营利组织、民非组织等的调研机会。

参与实践的经历印证了当初的想法,更让我对社会创业建立了理性的认识,我决定从合法性角度去设计毕业论文,探索社会企业的发展问题。但是,在团队内部的开题答辩会上,张老师和团队老师们提出了开题报告中存在的很多关键的不足,比如涉及概念太多导致研究不聚焦,很多新构念是否可测,能不能找到真正的社会企业,关键要素是来源于理论还是实践等等。看似简单的问题,实则需要大力气的修改完善。

不过,这并没有动摇我的信心,反而让我更有动力。开题结束后,我花了1个月时间重新搜索、阅读和梳理文献,之后就开始练习之前去过的社会企业,请他们在提供调研机会并推荐更多的社会企业。接下来将近7个月的时间,陆陆续续地基本都在实地调研中度过。在各路朋友的帮助下,我真切感受到了社会创业的艰辛和不易,我打心底佩服和感恩自己遇到的那些社会创业者。

 

第四阶段:坚守

时间来到2015年大年初二晚上。饭后接到张老师电话,告诉我大年初四回校参加专门为我自己举行的预答辩。“震惊之余”,更多的是感动,非常感谢张老师及导师组各位教授,为了让我能够顺利按期毕业早日结束两地分居的生活,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帮助我提升毕业论文。这何尝不是人才培养的“社会创业”,我是如此幸运,拜社会创业所赐。

预答辩、论文修改、毕业答辩依次顺利通过,毕业后我进入了高校工作,继续着社会创业的故事。正当我满怀憧憬的时候,自科项目评审专家共同指出的一个问题——在中国如何界定社会企业,粉碎了我的梦。但我并不迷茫,我知道方向没错,不足的是看问题的视角有待转变,但很长时间我也没有找到该如何破题。2016年下半年,SMS在香港中文大学的特别会议敲开了我闭塞的思路,在与团队中珏林师姐聊天时,师姐一句话点醒了我:“社会企业不好界定,那就试试看社会创业者,个人可能比组织更有趣。”一语点醒梦中人!

随后,得益于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社会创业研究中心,及其发起的中国社会创业研究论坛,给我们这些对社会创业感兴趣的人提供了互动、学习和提升的平台。在这个平台上,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,无论是交流还是合作,都是直接、开放和极具针对性的,它能给你启发、鼓励、帮助、合作、交流,当然,少不了朋友!

转眼博士毕业已经5年,最大的收获,应该是社会创业已成为我的思维方式——我为人人、人人为我,就这么简单。如今,我所在的벳 365 - 신뢰할 수 있는 사이트,正在探索如何推动由科技成果转化向创新转化的转型升级,这一极具时代特征的研究主题,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将社会创业融入其中,真正让“经济—社会”的“手段—目的”关系,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热。理想很丰满,现实似乎并不那么骨感!原因很简单,在社会创业的路上,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你出现,所以注定会鲜花怒放!

版权所有 © 벳 365 - 신뢰할 수 있는 사이트 地址: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:266237 办公电话:0532-58631828  0532-58631815